各界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界评论

【评论】旭宇的诗书学藏 —— 胡湛

发布日期: 点击量:


左肩是诗歌的太阳

右肩是书法的月亮

灵魂的全天候照耀

生命在宣纸的积雪中

生长汉字的魔方

        ——旭宇《自题诗》

 

 旭宇耕耘在诗歌、书法、学术和收藏诸多方面,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旭宇堪称当代文人书家之典型代表。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对旭宇先生的诗、书、学、藏做一系统梳理分析。

 

一、大江东去之声 黄河滚滚之音——旭宇的诗歌艺术

 

如果,我是木柴,它将让我燃烧;

如果,我是矿石,它将把我冶炼;

如果,我是寒水,它将要我沸腾;

如果,我是机器,它将令我启动。

因为我要燃烧,

    火是我的生命。

          ——旭宇《火》

 

 京东燕山脚下之玉田。自古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孕育有鲜于枢、曹雪芹、管桦、李瑛、陈大远、丛维熙及张爱玲等文擘巨子。旭宇幼受庭训,学书习诗,学龄前即能执笔挥洒,吟古诗百余首。关于少年旭宇其同窗尹风文曾记载了这样一段轶事:小学老师尝讲述故事云:“南朝诗人谢灵运独赏前人曹植的文才,称:‘天下有一石,子健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言毕,师环顾诸生,顷问玉堂:“曹植才高八斗,我辈当作何感想?”玉堂对曰:“若果有才,何须车载斗量,只需一粒种籽可也。”师生一时皆惊。果真旭先生由幼年埋下的学书习诗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为今日成果丰硕的著名诗人书法家。

 旭宇先生1958年考入师范学校。1960年以优异成绩留校任书法教师。1964年被保送至河北大学深造。毕业赴内蒙建设兵团。莽莽草原、苍苍大漠,骏马奔腾的塞外生涯不仅磨练了其勃勃向上的坚强精神意志。而且也激发培育了其丰厚火热鲜活的诗心书情。《军马来了》《军垦战士见到毛主席》《红日照茅屋》《小红梅》《雨夜激战》等反映军垦生活的诗篇先后发表于《军垦战友报》等报刊上。1973年,旭先生第一部诗集《农垦新曲》(与火华等合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当时诗坛引起极大反响。

 1976年,旭宇先生由边疆返回河北到河北省文联工作,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展的进程,其先后参与创办大型文学丛刊《长城》,担任诗歌组长,创办《民间故事选刊》,主编《诗神》杂志八年,并使其成为全国富有影响的三大诗歌杂志之一。其先后担任河北文联常委、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先后出版了《醒来的歌声》、《春鼓》、《云·篝火·故土》、《天风》、《白阳吟草》、《旭宇短诗选》等诗集。

 《醒来的歌声》是旭宇于1981年出版的文革后的第一本诗集,他用隽永、飘逸的诗行,抒发从严冬醒来的心音,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并用“韵律的长鞭"挞伐“角落里的残雪",如悼念张志新同志的《启明星》,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凛然正气溢于行间,旭宇的作品本来以清新秀逸见长,这是他少有的发出痛心疾首、有着血泪呼号的诗篇:

 

喷进吧,你窦娥的三尺血练,

痛心吧,你比干的不死的心脏,

历史在此刻呀,也在痛哭流涕,

他痛苦的记忆里,竞增写了这罪恶的一章。

 

 《醒来的歌声》歌颂了复苏,歌颂了新生,歌颂了光明,它“带着春意盎然与料峭,献给了读者,”以其真、善、美陶冶人的心灵,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

是谁在那里呐喊,

让万物不再沉睡?

醒来的只是种子,

枯枝败叶在角落里腐去。

                 ——《春雷》

 

 随着新时期春天脚步的迈进,春雷在天空炸响,大地上一片浩荡春风,空气里一派春意盎然。于是,诗人呼吸着春的气息,追踪生活的足印,感应时代的脉搏,谱下了一曲又一曲充满阳光的激越的时代春歌。1983年4月,洋溢着旭宇青春豪气的和对时代春天讴歌《春鼓》又一时代性诗集出版。他曾说:“我是属于春天的。我的诗应当是春日的溪水。” 而这诗之春溪,奔流欢唱,亲吻大地,辉映天光。“第一片嫩绿的叶子,啊,第一面升起的/春的旗帜!”(《第一片叶子》);“土地举起了生命,生命正呼唤理想。未来的季节属于新绿”(《新苗》);“太阳旋转着金轮”,纺织“朝霞的彩锦”(《春的裁剪者》);“春风的铜号在长空书写雄韵”(《春鼓》);在他的笔下,不论是城市的黎明,田野的笑声,新生的草原,还是老人的感慨,火红的青春,童稚的心灵,都昂扬着一种时代奋发向上的精神。 诗集的情调是冲腾的、明快的,诗集的色彩是清新的、鲜丽的。这正是社会变革、时代精神在诗人心灵上的独特折光。

 

是的,还有抽泣和险路,

但,我应是面春鼓,

祖国,你擂吧,

我敞开金色的胸膛,

这里有强音,

只为春的世界,

不为冬做狂吼。

 

 刘小放说:旭宇是一位早醒的诗人。他的早醒不仅表现为人生的时间上,更表现在其往往领时代风气之先。在八十年代朦胧诗还为许多人所疑问时,它不仅率先创作了大量新体朦胧诗还,在《长城》诗特辑上刊发和推出众多青年诗人的朦胧诗作,并举办诗歌创作研讨会,为当代诗歌的发展、诗体的扩展、新诗人的推出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白阳吟草》是先生进入新世纪后出版的一部散文诗集。散文诗较之诗更自由、更灵活、更从容地梳理展开思绪情感。但它又不失诗之精炼与富有韵味。作者由诗而散文诗,盖如唐宋文人由做激昂蓬勃青春诗到做沉潜从容练达述志述理之词赋之演进。其乃诗境之演化,亦为人生之演化。读先生诗文的第一感觉是词章华美,而细读之则感其内容之曲折、苦涩、悲凄与壮烈,进而乃识诗人豁达坚强之意志,火热赤诚之爱心、情怀,不屈不挠向上之精神。

 《吟草》首篇《家乡的太阳》,反映了诗人对儿时故乡的深深眷恋。其中对乡间多年生活的细致描写更反映了作者虽人到中年,历尽沙漠草原建设兵团和城市生活荣辱甘苦之后,仍保持着一颗赤诚之童心。老树下光滑的青石板上听老爷爷讲故事。打谷场上观看牵牛织女星,向人们描绘了农家儿童质朴纯真快乐无邪的画面。而在这些快乐无邪中,其往往又透出一种苦涩。如《亮晶晶的冰凌》摄取了贫寒的农家孩子,将严冬雪融后于屋檐凝成的冰凌晗在抠口中当城市里的冰糕取乐的一瞬:“举起一枚这冬天的赐予,连同冻红的小手在嘴里品尝,冰糕呦,冰糕……”,这是一种苦涩的快乐,一种酸酸的美。诗人正是由苦涩的童年长大,而从中磨炼了坚强向上的品格。“苦难的往事总会过去,坚强从磨难中诞生。”豁达,向上使先生的诗于苦涩的美之中又趋向了深刻与超越。先生的这一散文诗风格还突出地表现在其对家乡勤劳的石匠、铁匠、挖井人、盲人、哑人等凄苦、壮美人物的描绘中。

 透过先生的华章诗句,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先生充满着一种对自然社会,民族文化赤诚热烈之挚爱,对人生信念强烈之执著:“生命的潇洒是志士登高丘以望沧海,是勇士持长剑而临八方,慕鸿鹄之志而高翔,让生命轰轰烈烈地燃烧一次”“我们不会哭,哪怕歧路,哪怕鲜血从胸膛里喷出。悲泣,只能属于黄昏和三秋后的落叶,我们是顶天立地的青松,砍掉一个头颅,又长出十个”。“人生有幸将生命为事业而燃烧、而发光,为他人做铺路石子,该是一种骄傲,一种自豪。”这就是旭宇的胸怀和他对待事业的态度。

 中国历代文人自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修身、齐家是本,而更高的目标为“平天下”之“道”。自唐代中国的文人就提出了“文以贯道”、“ 文以载道”思想。先生诗作,无论是激情岁月的《军垦新曲》,还是进入欣欣向荣新时期的《春鼓》、《醒来的歌声》,以至近岁出版的《白阳吟草》,其绝少个人的儿女情长,而多为反映时代、反映如火如荼的社会生活。每每读之使令人励志、激奋、壮怀。其根本乃其胸中怀有雄心伟志所致。而作为其心其诗外化物象的书法,自然为表现其心志增添了一翼,诗书双翼的共振,使其飞翔的“载心载志”、“ 文以载道”之天空更高远,更辽阔。在此,让我们择录一首他为故乡唐山所作的《苏幕遮》一词,领略其风采:

 

 碧云天,京东地,燕山叠翠,清川南流去。冀东平原宽无际,繁华竞逐,书画难收笔。思乡情,忆往昔,昨日震灾,历历在心绪。残墟今日高楼起,唐山人杰,铁肩担道义。

 

 优美、壮烈、振奋,这是大江东去之声,这是黄河滚滚之音,是作者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巨响。这就是旭宇先生的诗,这更是当代文人艺术家弘扬传统、讴歌时代的动人风采。

 

二、化魏融唐 晋韵今神——旭宇的书法艺术

 

黑白的韵律从灵性的黄河里

荡出  直下磨难的三门

穿越金石的三千年古风

树一株黄山松奇采

相识它  只有雄鹰的翅膀

寻找那条风神  中国龙

在枯藤奇岩中思索

我就是那支紫毫

一支抖动的不老的长江

          ——旭宇《自题诗》

 

 东坡书评王维诗书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此评又成为中国文人画之标准,人们据此又尊王维为文人画之鼻祖。当代文坛泰斗臧克家评旭宇诗书云:“融诗为书,化书为诗”。此岂非“文人书法”之确评。而旭宇先生确为当代书坛在传统文化上精神普遍失落的境况下,能够得继古风、富有影响的典型文人书家。

 书法自古是“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的艺术。旭宇耕耘于诗歌文坛,而未间自幼喜爱结缘的书法艺术,而且随着其诗歌文学艺术的精进,其书法也日渐走向成熟、辉煌。他自幼尊父命研习颜真卿书法达十年之久,参加工作后即担任书法教员,文革期间,在红卫兵进行大串联时,他却开始了自己的朝圣访碑之旅。北海的”三希堂”法帖刻石,西安碑林、泰山摩崖开阔了他的书法视野,使他走上宗晋、崇碑和碑帖结合的漫漫而通往经典之正途。当八十年代初传统文化得以复苏时,他积极参与了河北书协的创办工作。1990年举办“旭宇书法艺术展”,1993年赴日做书法学术交流,出版《宋词行书字帖》,1997年当选河北省书协第三届主席,组织承办“全国第四届新人书法展”“第七届全国书法展”“第五届全国书学讨论会”,2000年,当选为中国书协副主席。2005年,再次当选中国书协副主席并担任楷书委员会主任后,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打造当代楷书的“今楷”理念,并主编《今楷论丛》,当选2009年度书坛十大人物。成为当代书坛最具影响的领军人物之一。

 在我看来,旭宇先生书法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曰化魏融唐,碑帖结合;二曰书入晋格,古镜照神;三曰笔随时代,诗书互化。

 先生幼承家学,自6岁即习颜真卿达十余年之久。既长则受燕赵、魏碑丰厚的历史遗产熏陶影响,又潜心魏碑演习数十年,并以其丰厚的文化学养,着力扬弃其民间工匠刻凿的粗糙成分,致力以碑的奇异和帖蕴籍以及和时代精神之结合,丰富书作的形式和文化内涵品位。因而经由数十年沉潜、锤炼积淀而成的先生的书法,呈现给读者的是唐楷颜书的端庄、凝重、醇厚和北碑的质朴、率真、奇异及文人书法的清逸、温蕴、明净和时代的鲜活、开放、生动之美。简言之即化魏融唐,碑帖结合。

 我们赏读先生书法可以发现其诸多作品明显的取法魏碑、唐碑之特征,但其内在的根底却是帖学的。细品之自可隐约感觉到二王的细腻、雄强、飘逸,颜真卿的浩荡大气,宋人札稿的精雅,王觉斯的迭荡、恣肆及近世赵之谦、于右任化碑入帖将碑体行草化的探索的影子所在。先生幼学颜体为基,进而钟爱魏碑,缘于故土燕赵本就是魏碑的主要产生分布地域。再则,魏唐雄强粗旷质朴浩落的气息、奇崛高古野逸丰茂的结构形式恰恰契合反映了北方人的精神品格气质。据之消化而创作其别开生面的效果自不待言。自清乾嘉碑学中兴,学碑者众多,然俗众仅识其面,徒取其形,为仿金石刀刻状,而抖擞造作,皆成恶札。先生取碑妙在能得其趣旨、气息、神理,化而活用,与流丽精雅文人书相结合,很自然地别创一新境界。在先生眼中与笔下碑帖互异,但并不矛盾,正因为其碑碣与翰札、方正与圆润、生涩与流丽的差异恰可达于互补,互补臻于协调、丰富、清新和统一。这三百年来的魏唐分隔、碑帖矛盾、诉讼、纷争困惑,却在诗人腕底轻松地获得了破解。

 而作为文人书家的旭宇先生在境界上无疑是以晋韵为旨归的。他曾著文指出:“不入晋格,便成俗品”。他认为魏晋是中国文学等艺术的觉醒源头,只有妙得晋韵才能得其要旨。而作为理念直觉的艺术,书以载道,书以体道,反映熔铸时代审美和精神则是先生执意所倡。先生以学悟书,锐意创新,在当代楷书式微的情况下以其身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兼任楷书委员会主任之责任感和使命感毅然提出了打造时代楷书——今楷的创新理念。在当代书坛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书法创新理念之时代巨献。而今楷其要义不在体式,而在“今”之时代精神。        

 在古代,诗书兼善之书家多矣。而今书坛虽曰空前火热,但能诗、能书者实在廖廖。现代工业化社会是一个分工日益细致的社会,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保证了工业产品向高精尖发展,而艺术家的过于专业分工,却只能导致艺术创作手段的狭隘和内容的干瘪,厚积薄发,博览贯通,才能造就真正的艺术家。中国自古诗书创作和理论都很发达,其相互借鉴、渗透、影响是自然而然的。然近世诗歌文学借鉴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早已建立了现代理论体系,而书法因为没有西方的参照物及其它原因,其现代理论却迟迟没能建立完善起来。因而使当代书法创作与理论发展的最便捷方法便是向其它成熟的现代艺术门类借鉴。不同艺术门类的借鉴化用要靠艺术家的艺术学养积累和悟性。旭宇先生自幼兼习诗书,大半生弛誉诗坛,近年其书又以独特的风貌注目于世,应该说是善于化诗于书的结果。读先生书法我们可以品味到其笔墨、线条、行气、布白结构上的节律、夸张、对比、衬托、排比、递进、穿插、揖让、开合、敛放、浓淡、枯湿、粘连、聚散等,这分明是文学修辞创作手法在书法上的运用。1998年,当我深感书法创作理论的匮乏而尝试借鉴文学修辞理论建立书法修辞创作方法理论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旭宇先生的书作早已在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应用。这不免使我深感激动和共鸣。它一方面加深了我对先生书法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坚定了我建立书法修辞学的信心,也坚定了我对书法现代性发展的信心——书法创作终于走出了朦胧的感悟时代。丰富的历代碑帖、民间书法、文人书法遗产,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扎实精湛的笔墨功夫,科学的书法创作方法,加及火热蓬勃的现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必定可以造就出更为生动迷人的现代书法艺术。而先生正是这一时代书法的先行者。这就是先生与一般摹碑或摹帖或摹文人书或民间书的不同和高明处。

 无疑艺术境界的高下,最终还是应由生动清新的形式所反映出来的意境来决定。诗的境界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诗人的赤诚、坚韧、浩落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热爱则保证了这一境界的臻于高远。

诗书幻化处,那原是诗人之品格与精神。

 而先生《书法家》之诗自可让我们领略其书家修为之理想:

 

 春云似柔软的宣纸,瀑布一般在眼前抖开。千斤狼毫开拓着群峰和险峡。随后是万里洪峰的奔泄。平滩、急流,或山石般凝重,或燕翅般轻盈,月的清辉,霞光的幻影,在九曲的江流之上,如爱情诗的迷离。他将自己注入笔端,灵魂在九昊之上。风韶在漓江之畔。……一生的悲欢和耕作。也都在这洁净的原野里收获。咫尺间,他作着一生的艰难旅行。

 

三、融汇古今 觉悟人生——旭宇的学术思想

 

 旭宇先生是以诗人、书家名世的,岂知先生也是一位博学经史的学者。其学生时代即对古代经典《论语》、《周易》、《老子》、《庄子》等进行过深入研读。这些经典文化无疑为塑就其积极入世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同时又旷达超逸、淡泊名利,随时可以进入静谧的诗书禅定创作状态的人格具有极好的奠定作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熟读《老子》与《周易》,并且富于收藏鉴赏古代艺术的学者。博学丰富的人生,使其生命流泻的诗歌与书法自然就具有丰厚的内涵。他对学问与书法的关系曾阐述说:“笔易而墨色难,点画易而学问难,吾先取学问而后作书。书法乃吾之心影,意在笔先,情在墨中,达意则书成矣”。

先生于学术在诗歌、文学、书法、美学、哲学等诸方面皆有独到创建。其多集中反映于其学术著作《旭宇艺术随谈》一书中。

 在书法上先生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创建。1、早在80年代,他就提出了书法应是一门学科,应建立“书学”理论体系的思想。而众多书法理论家着意于书法学的构建则要到90年代中期了。2、90年代末在先生担任河北书协主席后,在丑怪流行书风盛行,书法审美标准混乱之即,其率先提出了扎根传统、弘扬经典的“兰亭精神”,并将其厘定为“文墨并重,注重学养;少长咸集,文人相重;切磋砥砺,交流上进”三个方面治会,使河北书坛短短三五年便由一个较为落后的省份跃升为全国书法大省。而全国书坛以兰亭奖的举办为标志,二王经典正统书风回归则要到二十一世纪第一季之中叶。3、 在《兰亭序》的研究上,先生也提出了《兰亭序》非一稿而成。“今传唐摹本《兰亭序》之原书非王羲之第一稿,乃是成稿后的二次书写”。并对《兰亭序》创作过程的书家心态与审美做了详细阐发。4、先生于2005年在此当选中国书协副主席并兼任楷书委员会主任后,为推动当代楷书的发展,打造具有时代特征风貌的楷书,经过古今书法史发展规律和借鉴姊妹艺术创作发展理论,掷地有声地提出了“今楷”当代书法承古创新的理念,在当代书坛产生巨大广泛而持续的影响。

 2007年8月26日,旭宇先生在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历史上有章草到今草的发展,楷书历史上有魏碑、唐楷的辉煌,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今楷”?“今楷”也是相对“古楷”而言。提出“今楷”,不是否定古楷,是在继承“古楷”精华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对当代楷书创新发展的一种由自然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觉悟。对今楷的内涵,旭宇说:我们今天提倡今楷,一定要提倡百花齐放。不要有一种模式。唐楷风格各异,魏碑是千家万户。我们的今楷要有当代人的情趣,这种情趣是多种多样的,形态各异的。具体“今楷”的基本特征旭宇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1、今楷在点画上要有新意,使楷书线条进一步丰富起来。2、今楷在结体上要有今人自由自在的精神。都说楷书是站立的人,可是我们站立的姿势可以是立正,也可以是稍息,还可以像服装模特一样摆一个漂亮的姿势。3、今楷在布局上,也可以借鉴行草的优势,使楷书成为艺术品,使布局呈现出大小参差错落的变化,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境界和情趣,使楷书来一场革命。我相信楷书同样会和其他书体一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4、今楷要能够传达人们的情感。要表现出感情,像诗歌一样言志。楷书能够抒情吗?我看可以!楷书是可以抒情的!5、今楷的书写速度能否进行一些改革?唐楷行笔很慢,魏碑行笔很快。我们的今楷创作能否可以像魏碑一样行笔再快一些?都像唐楷一样缓慢行笔容易导致僵化。6、今楷可以向行书吸收一些东西,向行书靠拢一点。有行草也应该有行楷,“楷”中加点儿“行”的成分不可以吗?写得“行”一点儿不好吗?我们提倡今楷,提倡相互借鉴,但绝不互相排斥。7、墨色要变化与鲜活。“今楷”的书写中,墨色应该更丰富,更有变化,燥润相间,枯湿之笔运用得法,以增艺术魅力。要借鉴、吸收行草的表现手法,墨分多色。 8、要简便易书写。这是“今楷”普及的必然要求。要从简化字上受到启发,便于流行,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不仅上述这些特点,还要有省略号……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旭宇主编《今楷论丛》今年3月面世,其可以看作是“今楷”理念及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而先生诸多关于书法的诗,实际也是其书学思想的反映表述。

 在诗歌文学上其于八十年代初即支持朦胧新诗的创作,组织学术研讨会,还撰文《古体诗写作新议》《现代诗应走新古典主义道路》,对古体诗、现代诗的创作方法、方向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美学上先生结合对传统儒释道的领悟探讨了《有与无》《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拈花一笑》等基本审美课题,并结合时代精神探讨了当代艺术发展诸课题,如《艺术与开明时代》《超越古人说不合规律》《主张一下为艺术而艺术》等。另外先生对相声等表演艺术、城市文化、瓷玉文化等也有所涉猎研究。

谙熟的儒道释学养使其在诗书艺术上由价值观到创作心态都有自己明确的认识与把握。先生高超艺术成就的取得既是其勤奋锤炼、热爱生活、深切感悟的结晶,又是其深厚博大传统文化学养支撑与造就的结果。

 

四、做民族文化传承的使者——旭宇的收藏艺术

 

心灵的向往,

使我得到了一轮生命的太阳

——数千年我们先民用血汗和智慧雕刻的古璧。

握璧在掌,

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的灿烂在心头放射出奇彩。

我握着这神奇的古老太阳,

时间的流水不时地激起浪花,

有一种神圣和感应来自古远,

或阴或晴,

或冬或夏,

在她身上都可以读出文字。

 

 收藏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珍品物的拥有,或是一种为了升值的商业投资。而在旭宇先生看来,收藏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对文化的亲近把握,是一种对珍品物所蕴含文化的传承。

 先生的收藏品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古代、主要是明清的古籍版本2000余册。二是古代书法拓片。特别是大量的魏碑墓志。如宋末《九成宫》拓片、明代祝枝山的书作,清初石溪、弘仁的绘画作品等 。三是从原始社会红山文化时期,夏商周三代、汉唐宋到明清各代的玉器。旭宇先生说他终生和玉有缘。有一件战国玉璧曾在邯郸初遇,但因种种原因,未得收藏,但数年后,其于石家庄再此得见此玉,就慷慨购得,终成自己藏品。他认为玉文化、玉艺术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原始寄托情感的艺术。一件古玉璧把玩在手,他可以使我们与古人置身同一时空,与古人对话。使我们感悟其中凝结着的古人心血、文化意蕴。收藏的目的是传承,我们传承古人,我们还要往下传。它不属于个人,我们要起到欣赏、弘扬和传承的作用。四是一些瓷器、雅石(文案)等。

 收藏首先要爱好,同时还要有很深厚的鉴赏能力。如先生尝在古玩市场得见一幅纸质黑黄,品相不佳,无人问津的水墨白菜旧画。经先生仔细鉴认落款印章,认定其是早年长安画派的一名画家所作,因其去世较早,画作传世不多,故鲜为世人所知。而该画笔墨洁净洗炼,气韵隽永,艺术价值不菲,因而当下购得。诸如此类收藏珍品,特别是古物,藏家必须懂得许多历史、风俗、审美知识和能力,因之收藏不仅在于对珍品的藏有,更在于藏者的历史、文化、审美等知识、信息的收藏、淘洗、历练、交流、传延。

 先生对自己的藏品从不出售,也不关注藏品的市场增值若何。他说:我收藏的目的在于增趣、增知。如他收藏的一方北魏造像的石座,他常告诉朋友们说:该石座造像被破坏了,而上面的铭文犹在,那些歪歪妞妞的字体,古朴自然,拙厚天成,在地下埋了1400年后,能和我们相见,我们能不感到时空的超越,感到身心羽化欲飞吗?触摸它的每一个部位,都会使我们感到艺术与历史的辉煌。

 旭宇认为其学养一方面是受益书本知识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实物古玩的熏陶。而物的熏陶更为直接,他直接使我们进入与古人的同时代。当打开那些诸多艺术收藏时,创作的灵感往往不由而生。很多朋友到先生那里都要谈论古玩收藏,大伙在愉悦中提升自己的艺术。收藏就是一盏灯,古玩就是燃烧的油。油越多,灯就越亮。历史上文人们都与古玩结缘,而且有许多佳话。从更广泛的角度讲,收藏使个人深受传统文化滋润,它犹如一中煲浆,使我们于无形中受益。

 

 

胡湛(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中国书协第六届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河北省社科院书法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