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书法艺术的生命,而楷书创新则较之其它书法的创新更具迫切感、时代感和使命感。本文就对楷书创新的必然性、必要性,时代要求和逻辑特征等理论问题提出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自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楷书委员会主任旭宇先生,响亮地提出创立今楷理论以来,书法界、艺术理论界为之一振,“一石激起千层浪”,叫好者有之,自觉进行探索者有之,观望者、评头论足者甚至诟病者亦有之。本文也算是参与此次论争的个人想法,不揣浅陋,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笔者对创立今楷是持肯定意见的。这是创新精神在书法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旭宇先生等人理论勇气、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具体体现,更是社会发展、艺术发展、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今楷的创立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楷者,法度、法式、范式、典范也。楷书,顾名思义,即被视为法式或范式的书体。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中国书法是汉语言交流思想的特殊形式,思想应该有统治者的思想与大众思想之分。 而每一个成熟的王朝,必然有着一种对应的正式楷书体为之传送统治者的思想,反映其政治教义,制度理念,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这种楷书体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楷书。即得到统治者的创立,确认和推广,甚至要求必须使用,例如通过科举制度来强力推行。
楷书发展到唐朝进入集大成阶段,而且一直绵延千年而没有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唐楷。即狭义的楷书。
本文里,我们从广义的楷书来看其与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领域的关系,从而找出社会发展规律是怎样地催生着楷书也束缚着楷书的发展。
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使世界文明史彻底改观。一个雄心勃勃的全新帝国必然要进行天翻地覆的变革,需要以大一统的思想构建封建体系。而书同文正是实现这种大一统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传送大一统思想的工具。
为此,以丞相李斯为首主持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目的有三,一是把由于国度和地域的不同造成的歧义规范起来。第二是把同一意义的不同书写方法规范起来。第三就是把书写的范式确定下来。这就是小篆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最早的楷书的产生。
这是一场彻底的文字革命,首先把原来由浓厚的巫祝,神谶?
占卜等浓厚的迷信色彩,把只能在贵族、奴隶主阶层使用的大篆改造成为代表统治阶级意志,从属于上层建筑的一种交流工具。
其次,秦篆的出现,规定了楷书的基本命运的方块,与社会形态同命运,共进退。其次,这毕竟是汉字向完整形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秦始皇所建的封建王朝终因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迅速土崩瓦解,被汉朝所替代。
汉承秦制,是一种在历史规律作用下的无奈,但还是在文字领域作出了改革,这时隶书登堂入室取代篆书,成为官方文字的法书。用我们的观点来看,汉隶即汉时的楷书。
这时的隶书之所以能够成为楷书,一是汉承秦制,事实上真正完成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体系的却应归功于汉朝。短命的秦朝,只是建立了一个封建王朝的框架。制度尚远未完善,就连篆书的形体也没有摆脱大篆的束缚,还带有很重的宗教色彩。这就为隶书成为楷书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基础。
与秦篆和汉隶之作为统一国家的御用主体交流手段不同,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不安却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楷书。即我们所称狭义的楷书。
当是时也,战乱频仍,礼崩乐坏,政权更迭几如走马灯似的转个不停。各种统治者你方唱罢我登台。
而统治者在穷于应对争天下,坐天下,护天下的大事时,来不及整理思想,维护一统,也不存在这样做的社会基础。
正是有了这样的土壤,思想界,哲学界,艺术界等领域被自由的思想弥漫着、发酵着,我们首先知道,绘画领域以此达到了高峰。书法诸体都有长足发展,书圣生于此时,也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的。
楷书也是在这时纠正了隶书的刻板,简牍的恣肆,草书的潦草,新制度,新思想的操之过急的方法,思想也远未真正统一,一些强力推行的如所谓焚书坑儒,更落下千古骂名。而成为一种暂时游离于统治者统一号令之外的一种法书,完成了汉字方块化的整个历史使命。
在南北朝已臻成熟的通常所称之楷书,直到唐朝才具有了秦篆汉隶的显赫历史地位,成为统治者倡导,交流中使用的官方文字,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使中国的封建社会走进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且文治武功都处于全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这时的唐朝已不必再象秦篆汉隶一样去创制或硬性规定某种书体,把现成的,已在南北朝使用的楷书拿来就是了。
这一拿来,楷书就和封建社会的命运一样。在唐朝达到发展的巅峰,欧颜柳等楷书泰斗灿若晨星。成就斐然。因而后人在说狭义的楷书时,都称之为唐楷。
这种说法若从渊源上来讲,未免失之公允。但若从发展水平和对千余年来对楷书的影响来说,却也不无道理。
盛极而衰,正像唐楷赖以生存的大唐帝国,把中国封建制度推向极致,而后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封建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唐朝曾经拥有过的辉煌。楷书也由盛而衰。逐渐走向式微。
首先,由唐楷而规定的范式和法式,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碑。其社会原因是,虽然自唐以降有过多次改朝换代,但换汤不换药,虽然城头的大王旗变化了,但其统治制度,统治思想等都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只在已有的框架下修修补补,楷书的命运大致如此。到了清朝,苟延残喘的封建制度已病入膏肓,沉疴难医回天乏术,变革呼声震动朝野,康梁变法的首倡者康有为就力挺魏碑之峻拔。而批判帖学之柔媚。楷书改革的呼声也响彻书界。
这是一次楷书的改良,很多的书家把碑帖结合起来,使楷书获得一种较新的面貌。
这次改良也形成了一种风气,至少有限地打破了千百年不变的欧颜柳赵的桎捁。在楷书殿堂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至今活跃在书坛之上有成就的楷书大家,几乎都是受益于碑帖的结合。
但是这些都还是楷书的改良,成果有限。
历史的车轮已然驶入了21世纪,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盛世年华,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余载的改革开放,经过了深入持久、卓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使我们的国力强盛,思想解放,和谐发展。社会的政治形态、制度形态、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自由民主的空气已让我们完全可以发扬创新精神,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创立具有着我们所处伟大时代特征的楷书——今楷。
二 今楷的创立是楷书艺术发展和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
广义的楷书,代表着统治者的意志,传递着统治者的思想,主宰着中国书法的主要走向,同时又遵循着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一路走来,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至少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历史责任和使命。
1.为文明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殷甲,商鼎,春秋简帛,秦篆,唐楷,楷书作为表达统治者愿望和意志,巩固和维护统治制度的重要工具,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文明社会的逐步发展,封建王朝的轮番更替,也使楷书经历了发生,发展,鼎盛,高峰。最后又无可奈何地走向式微的历史结局。
2.确立了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记得旭宇先生有一个比喻,把中华文化比作土壤,把书法艺法比作大树的主干,而把其它诸体书法当作绽放在书法艺术这棵参天大树上的花朵,这个比喻应该说是非常贴切的。
如本文所述,楷书作为统治者传送信息的主要交流工具,并由统治者或催生,或认同,助其发展,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流社会所共同认同和使用的主流语言载体,主要的书写艺术形式。它规定和制约着其他书体的发展,确立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
不庸讳言。 楷书之外,书法诸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各自沿着其特定规律,竞相绽放出夺目的光辉,使中国书法这所瑰丽的艺术殿堂里,异彩纷呈,光怪陆离,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但是,书法诸体从属和依赖于楷书艺术的现象,却始终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历史上,书写作为语言交流手段时,当然如此。到了今天,书写已经不是语言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楷书已不再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和思想表达的主要手段。但书法诸体却仍然须赖楷书而生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所有的书展 启示中,都要求在右下角工整地注明作者姓名,地址、联系方式。而且无一例外地要求在草书和隶书中附以释文,释文的作用无非就是把任性、狂放、古拙即不好辨认的书体还原为大众认同的楷书罢了。
3.完成了汉字方块化的历史使命
楷书的进程 一个内在的制约,就是汉字不可避免地走向完整的方块字。
隶书迈出了楷书的第一步,也是迈出了汉字方块化的第一步,然后经过隶变和楷化,终于完成了其方块化的历史使命,其实也是找到了把方方正正地做人做事,平庸中正的儒学思想的最为恰当的表达方式。
行文至此,不得不叹服圣者先贤们的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美学追求。
4.为汉字的古代印刷术和现代印刷术提供了范式
古代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而汉字印刷自木刻到活板印刷,到铅字,到而今的电脑制版,其所用的字体一直是楷书和依此发展而来的仿宋体、印刷体等等,它们无一不是以楷书为依据,为准绳的,不可想象。如果印刷以其他书体为基准,将会出现怎样的混乱局面。但是这只是笔者虚拟,书法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是不会让这种虚拟成为现实的。
5.完成了兼容并蓄,碑帖融汇的历史进程
楷书的发展,首先是一种辨证的扬弃。
小篆取代大篆,保留了大篆中相形会意的合理成分,基本上明晰了汉字六义的要旨。
取而代之的是汉隶,兼容并蓄了楚简秦篆和汉隶的共同优势,以今隶自称的楷书则保留了此前诸楷的所有艺术元素。并且赋予其方方正正、横平竖直的艺术特色,至于明清至近现代楷书又完成了南帖北碑的重要融合。
这不仅仅是楷书艺术的独特现象,也是中华文化的那种博大、兼容、吸纳,融汇等特征的具体体现。更是楷书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改革开放的成功,则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响亮地响彻在中华大地上空。而这种伟大的变革或者叫革命,都让楷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共和国的建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封建制度几千年的统治,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楷书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过去,作为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楷书享受着尊崇和殊荣,如今在人民当家的社会里,楷书不能再由国家意志 去维持其生命。更不可能由科举制度等使其独占鳌头。不仅是社会基础的变化,使楷书遭遇了重大挑战。而且自来水笔的出现和纸张印刷术的变化,特别是电脑的出现,更逼着楷书闭门去反思。去变革,甚至是革命。
以电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固有的思维范式、制度范式、乃至于书写范式,都带来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楷书。
在信息时代,楷书的社会功能已基本丧失。它已经不能再充当官方语言的主要形式,而已经发展而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书法艺术,瞬息万变的时代节奏,一日千里的发展步伐,已不允许大家从从容容挥毫泼墨,四平八稳地书写楷书以传递信息了。而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打字机和各种崭新的信息手段。连手机都可以变成语言传递的工具。
因而,近年来的书坛,一改过去楷书雄冠群芳的局面,而书法 、其他诸体反而在这种变革中受益,呈现流光溢彩的繁荣景象。楷书反而陷入落寞寂寥的尴尬境地。
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他留给守旧者以叹息和哀怨,但却给创新者和思考者带来了发挥聪明才智。担当历史重任,去创立无愧于前贤,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时代楷书——今楷。
三 创立今楷的逻辑必然性和方法论思考
我们首先以类比推理来论证创立今楷的逻辑必然性。
首先,我们从篆书的发展寻找启示。我们仍然以小篆为例。小篆自秦创,作为楷书即官方的书写方式,由于秦王朝的兴也勃,之也急而迅速地从巅峰堕入尘埃。
但是,昔日政治风光不再并不意味着篆书艺术的终结。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不失风采地存活了下来,并且依然成为书法园地里一株异彩绽放的奇葩。
从功能上和它实现了根本转变。
首先是实用功能,虽然它失去了范书地位,但是由于其出身高古,因而成为碑刻庙堂、雅居和匾额的首选书体。以体现雍容华贵,高古脱俗。把它作为印章的首选,成为与书法绘画相辅相成的重要艺术手段。保留其艺术本性,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它还顽强地在实用领域找到了一席之地。
其次,它自身也随着时代的变革,经历了三次发展高峰。
第一次当然是秦篆的创立,至唐代的李阳冰,他根据社会功能的变迁,以独特的审美眼光,创立铁线篆。至邓石如又在深研细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小篆结体由扁拉长,又使小篆经历了一次革命性变革。
还有章草。章草本应是一种除楷书之外被官方认同的书写形式,但是后来又有今草诞生,书法有其自然规律。今草诞生并不意味着章草的灭亡,而演变为两种相近的书体。如涓涓细流汇入中国书法的浩瀚海洋。
楷书过去一直是正统的书写范式,如今已失去其认知和统治功能,但是其规范和制约其它书体的艺术功能不但没有消失,而且更加迫切和重要了。
近年来,在展览、出书热的潮流中,楷书的确受到了冷遇,但这并非说楷书不需要了,而是在时代昂扬向上,自由奔放的思想氛围中,大众的审美需求、楷书的功能、特征基础发生彻底变化,这就必然地要求楷书,作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深度变革,这也就是今楷产生的逻辑必然性了。
综前所述,今楷必然产生,今楷必须产生,这不是哪一个哲人的突发奇想,而是社会发展的大众心理,艺术楷书、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至于今楷这个概念,旭宇先生不提出,仍然会有人提出。
现在我们来谈一下笔者关于创立今楷的有关方法论思考。
首先,今楷是相对于古楷而言,它必须是在继承传统楷书艺术基础上的创新。
楷书艺术一路走来,不断绽放出灿烂光辉,而今时代不同了,社会基础不同了,大众审美情趣变化啦,历史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但是,沉浸在楷书中的古人的文化内涵,独到的艺术魅力,不仅不能丢失,而且要经过今楷的创立,以扬弃的方式吸收其合理的文化和艺术美学内核,植入今楷之中,成为今楷的基本内涵。
同时,今楷的创立,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需要书法家、评论家和大众媒体与专业传媒的参与和支持。
这里又要处理好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书法艺术应该属于行为艺术,不亊书写,没有临池不辍的努力,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境界,既不可能继承楷书传统,更遑论创立今楷,所以,需要有一大批书法界的有识之士。以创新为灵魂,担当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投入到创立今楷的重大实践中去。
创新是艰难的,一个难处就是听得进去,容纳得下不同意见,甚至要对一些诟骂声有心理准备。
任何创新都会遭到非难,这是惯性使然,也是社会心理的多样性使然,同时也不排除抱残守缺的习惯势力的非难。但是,我们担当的是时代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在骂声中前进也要前进。这条道路肯定有荆棘丛生,有激流险滩,但是我们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强调实践,并不忽略理论的作用。要发挥理论的前瞻性,指导性。使创立今楷的实践更加理性,更少一点盲目性,我们还要呼吁专业传媒和大众传媒关注和参与到创立今楷的讨论中来。可以举办各种专题专版,甚至创办刊物去鼓与呼,褒与贬,议和论。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今楷应该是什么样子?旭宇先生在今楷论纲已有较完整的设想,在由胡湛先生主编的今楷论丛中又汇总了书法界和理论界对今楷的设想、褒贬和实现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笔者认为,创立今楷既然是一种历史使命,那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量变的积累将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
但是,创立今楷再难也不会难于先哲们创造文字之难吧?其时间再长怎么也不会长过古楷走过的艰难历程吧。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探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今楷的诞生将是必然的和毫无疑义的。
2010年7月16日
张三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