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作书是中国的老传统。在我所接触的书法家中,真正从事文学创作而又有一笔好字的并不很多,旭宇同志就是这不很多中的一个。他是从河北专程赶来我市参加毕力格太同志的文学作品研讨会的,因途中等车,延误了些时间。毕竟是文人,途中辗转几天,满以为到了绿洲大厦可以美美地睡个通宵,不料同室的三个“呼噜将军”同时向他攻击,心脏便觉着不适,连哈素海也未去游览。不过还好,他正值盛年,稍加调养,便又精神焕发。
习书并非一日之功,可旭宇的书名大振,还是今年的事情。今年四月,河北省书协、河北省作协、《河北日报》举办了《旭宇书法展》,展出他的106幅作品,在石家庄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这则新闻。紧接着,《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报》、《文艺报》、《诗刊》等报刊,各自载文,对旭宇的书法予以介绍。他本来已经出了几本诗集,又是《诗神》的主编,颇有些名气,这样一来,麻烦事就更多了,国内外友人纷纷向他索字。他现在的一个苦恼是担心完不成“任务”,便把索字者列成一个长长的名单,有空就逐个书写。为了赶着为友人写字,曾在深夜掉进暖气沟里,扭伤了腿,休息了三个月。他明白,字值钱,但友谊更珍贵。
旭宇出生在河北玉田县,又在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多年,这使他的气质很染上了些燕赵壮士的色彩。旭宇的字古朴、厚重、苍劲,他把诗的隽永融入书中,充溢着书卷气。他喜欢《张迁碑》的古拙和气度,喜欢《爨宝子碑》的怪异和锋棱有致,也喜欢米芾的放纵和飘逸。他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书风。书法是书家对汉字的独特的理解。旭宇在一首《自题》诗中表达了他的这种理解:“左肩是诗的太阳 右肩是书法的月亮 灵魂的全天候照耀 生命在宣纸的积雪里 生长汉字的魔方 黑白的韵律 从灵魂的黄河里荡出 直下磨难的三门 三千年金石的古风 树一株黄山松奇采 相识它只有雄鹰的翅膀 寻找那条风神 中国龙 在奇岩枯藤中思索 我便是那支紫毫 一条抖动不老的长江”诗书合璧,不同凡响。用如此精美、简洁的诗句,表达出作者对书法哲理般的体会,这在现代书法界是少见的。其中的深意,读者自可去慢慢地品味。
旭宇同志在书论上亦有创新,他第一个提出应把“书法”称为“书学”。他认为,当今书界缺乏一种学者风度,学识层次偏低。字是立体的,一个书家,首先应该有学问,学问是字的内涵。当代的书家,也应是学者,写好的字,更要有好的学问。我觉得,他的话有针对性,是有远见的,书界的友人很有借鉴的必要。
(原载《呼和浩特晚报》199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