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文学术 > 读书心得

《老子》读后悟道之十四:艺术的雅致与艺术家的风范

发布日期: 点击量:

自爱不自贵

——《老子》读后悟道之十四:艺术的雅致与艺术家的风范

 

 老子很了不起,说话很朴实,针对性却很强。像本文引用的这句话,对有些人,比如有成就的艺术家,很实用。

 人都有自爱心。要想自爱,要想叫别人尊重你,那有一条一定要做到,就是不要自贵。1950年代,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代表大会上有一句让人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是自爱的表现之一,骄傲则是自贵的表现之一。前者,扬长去短,克服缺点,轻装前进;后者,固步自封,老虎屁股,盛气凌人。

 现在,好多成名的艺术家,很气派,很有派头,高视阔步,目空一切,除赵公元帅可以让他卑微,让他屈膝,其他种种,全不在话下。这是什么?这是自贵。

 老子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第七十二章)不知我们喜自贵的艺术家爱不爱听老子的说法?

 喜自贵,实乃不自爱。俗世不买账,老百姓不买账,你贵与不贵又能奈他何?

 艺术家怎样做到不自贵,首要的一条,就是以谦虚为上,以谦虚为怀。过去,毛泽东提倡向工农兵学习,工农兵作为最普通的人,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长处,值得肯定的性格与品格,可供我们学习。至少,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说的“三人”中,就一定没有耕夫田夫吗?所以,艺术家一定不要以为自己的职业很雅致,自己一定就会雅致。不谦虚,就是不雅致。看别人豆腐渣,看自己一朵花,这能叫雅量?没有雅量之人,哪来的雅致?所以,我们的艺术家,尤其书画家,一定要雅致。雅致不是文绉绉,是充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文为本,人必如《老子》所述的“道”的化身——婴孩一般的清纯、自然。所以,雅致是有向心力的。雅致者要谦虚,要了解自己不足,广泛接受知识,学问做得深才行。

 我们的艺术家要爱护自己的声誉。现在有些艺者,似乎平时也爱自己的声誉,但是一有钱可爱时,就不爱声誉了。艺术家把声誉与钱等同起来,就离行了,就成了商人。商人走商道,文道是走不通的。商道言利,与自爱相去甚远。以利为自爱,自古至今都是不沾边的事。艺术家爱护自己的声誉,就不要自贵。希望别人尊敬你时,就要不自贵。

 因为,你若自贵,别人不爱你,你就是孤家寡人,只能唱《霸王别姬》。

 你若自爱,别人贵你,高看你,尊敬你,你就与老百姓在一起,虽说不上是众星捧月,却可以唱《群英会》。如何自爱?那就是不自贵。生活方面、衣着方面、做事方面,像个君子,做个君子,为人民服务,与百姓交心。不矜持,不自负,不小他人,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永远做一个平常人。笔者(旭宇)常说,自己的祖辈是农民,自己永远是农民的儿子,这让自己朴实,这让自己坚强。少年时难得的学习机会,让自己至今记忆犹新,不能忘怀,以至人虽渐老,然那颗求知的心不肯老,一有机会,还是愿意读书,愿意学习,愿意思考问题,愿意展开诗人的想象翅膀。自爱,人是要自爱的,但切不可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不可与公众格格不入,似鹤立鸡群。

 文化的属性,就是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这要好好理解。因为改革开放了,因为文化多元了,书画界好多人,衣着奇装,发型奇异,以此哗众取宠,这是忘了文化的根本。形象不等于艺术,哗众取宠不等于艺术价值,疏远民族文化,不等于走近了世界文化。失去了民族性,一定失去世界性。从直观与直觉上说,喜欢以表象特征吸引别人的眼球,这是不自爱。自贵,人不以为贵。这是要记住的。要读经,读《老子》,会明白许多道理,许多人间至理。

 有一个画家,专画裸体女人。笔者(旭宇)说有人拿着那人的作品,让自己看,他说“不堪入目”。人曰:“此人作品真得很火。”笔者(旭宇)说,“此作不可久”,又说“此人亦不久”。果然,那人不到六十就死了。何也?不阳光。读作品,能看出一个人的心,一个人的心态,心的纠结,心的欲望。有悖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活力与传统的,是没有土壤的,没有根的,只能昙花一现。有人喜欢到处夸耀自己作品卖了多少钱,此为不自爱的表现。中国传统书画,讲究君子之爱,讲求修行、修身。有一种时代错觉,以为不讲多卖钱是不自贵。错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人艺术上越不行,越自贵。这是一种反常现象。与这种反常现象联系着的,是害怕别人的批评,喜欢捧,这是又一种自贵表现。

 现在艺术界自贵风气不得了。过去,达官贵人附庸风雅,今时,艺术家附庸高官。为什么,想抬高声望,以更好自贵。艺术是诚实的事业,艺术不能大跃进。艺术家不可有大跃进心态。

 艺术上不能有浮夸风。如何浮夸?附庸高官,附庸企业。

 书画界要树立批评风气,破艺术家自贵的怪圈。

 

旭宇口述 郗吉堂整理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