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文学术 > 读书心得

《老子》读后悟道之十九:不忘初心,总是坚持

发布日期: 点击量: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老子》读后悟道之十九:不忘初心,总是坚持

 

 老百姓中,好多人做事总是在急于成功时砸了、败了。

 艺术家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起初很有劲头,很有热情,又是练书法,又是学画画,又是文学创作,理想很好,但最后有好多人未成为书画家。这种现象,如老子所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为什么?想来这是初心不贞,后心不坚。

 笔者(旭宇)谈自己心路历程时讲,人应有初心,而且初心坚贞、纯净、无尘。初心有杂,长大后受俗世诱导、诱惑,或影响,随机应变,随机而动,渐行渐远初心,甚至背离初心,是大有人在的。所以,善于应变的人,多半是寻找天赐事业。老实人、固执人、死板人,甚至属于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多半是自己寻找心仪的事业,而且多半最终有成。这也算是老天爷不让老实人吃亏吧。

 所以,对文人来说,对艺术家来说,虽有初心,后来还要多加历练。历练是什么?我们的理解,就是多亲近文化,多积累知识,尽量疏远功利、疏淡欲望。艺术是纯粹的精神现象、精神活动。功利则不同,它的直接功能就是满足人的物欲,从社会人的属性看,它是不体现人的主导品格和基本属性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从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到南宋朱子的思想,都有对人欲望的限制,至于某些地方是否过头了,另当别论,但人不可纵欲,这应该是对的。

 人要有初心,初心要干净,初心不可忘。笔者(旭宇)说,小时候,自己的初心就是有志于学,真心想学点知识,想学点真本领。五六岁就先跟父亲学握笔,后跟村里一个老先生(好像是前清的一个秀才吧)学写字,其后从未间断。自己那时学写字,只是觉得有意思,从不曾想日后用它换取什么好处。再后来上学,从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到部队,一路走来,毛笔字还在写,但更多的时间是写诗,搞宣传,服务社会,服务部队,服务边疆军事建设。后来转业,有很大的机会可以进入党政领导机关工作,但自己选择了文艺界,选择了文联,这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心理文化素养有关。笔者(旭宇)说最初对学习的爱好与期待,就像老子说的那个“道”一样,光洁、圣洁,它没有污染,所以引导着自己的心一路走来,避免了不少社会的诱惑、世俗的诱惑。今虽年近八十,读书、学习、追寻文化的雅致、知识的清澈,依然是自己的寄托。

 人当珍爱自己的初心,初心就是做人的根本。有人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就变了。有了较大影响,就进一步想办法捞名捞利。出名之后,设法钻营,借名营利。这是私欲作怪,不可长久。忘了初心,不可长久。因为忘了初心,背离初心,你就不再是你,成了另类。其实,初心,就是种子的胚芽。

 慎终如初,这个“初”是初心,也是道路、方向。慎终如初,就是要保持初的纯洁,风动旗动心不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文化大发展,投身书画创作的人,何止千万,前后算起来,能有点成就的,成为名符其实艺术家的能有多少?这当然说明艺术道路的艰辛,但也说明我们中的很多人是曾有初心后无恒心、耐心的,以至于止于了结初心,终了发展。

 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在对社会的观察中,老子发现了真理,说出醒世真言。谁能做到慎终如始,从开始走到最后,那他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人不是自然事物,人是社会的人。说初心,也要问一问初心是什么?“始”是什么?始,按老子的说法,是德,是为众生,是为社会奉献。只为了个人奋斗,为了个人获得,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始。为大家好,符合传统文化的大目标,这就是我们作为人的起点,是我们的初心所在,我们要坚持的,就是这样的初心。

 所有事物都是一个过程。

 所有过程都有一个始,一个终。

 书画家也是一个过程。

 心要正,德要厚,慎终如始,必定成功。

 

 旭宇口述 郗吉堂整理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