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文学术 > 读书心得

《老子》读后悟道之十三:诱人的事半功倍

发布日期: 点击量: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老子》读后悟道之十三:诱人的事半功倍

 

 艺术的进步与艺术家的努力分不开。每一个艺术家也都在企盼着成就,企盼着卓越。但有人事半功倍,有人刚好相反,事倍功半。这样大的落差,原因在哪里?我们理解,根子在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与践行。毛泽东说打仗,有一句名言让人不忘,就是积小胜成大胜的话。古今贤达先哲,都善知事物习性,善知难易,善破难克难于易破之处,易破之时。

 天下大事必做其细,天下难事,必攻其易。诱人的事半功倍,尽在于此。但这需要眼光,需要过人的眼光,深见卓识,细察明判,不浪费时光。鲁迅说: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那糊糊涂涂浪费自己的时光,不是在自损其寿吗?

 所以,欲成大艺术家,必须从现在的每一点每一滴做起,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具体的小事细事做起。有小不愁大,有细不愁粗,有弱不愁壮,有柔不愁刚。只要认真展开存在的过程,最后积累成丘,细尘微粒,汇聚成山。学问上、艺术上积累厚重,最后必成大事。历史成就一个大艺术家,成就一批艺术成就突出的人,说有选择,其实也没有选择。谁选定了王羲之做书圣?谁选定吴道子做画圣?谁选定杜子美做诗圣?说没有是真没有,要说有也只能说是他们自己,锲而不舍地追求,如鲁迅先生所说,是把别人喝牛奶、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写作上。这就是天才成长的路,这就是大学问家、大作家、大艺术家成名成家之路。这条路上,荆棘多于鲜花,苦累多于轻松,这就像建高楼,要从每一块砖,每一锨土做起,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这就是大“难”事的“易”攻处,易破处。不要说这些“易”攻处,“易”破处,既小又细,不起眼,不解渴。其实,小处细处克掉得多了,那叫翻江倒海积小胜为大胜,事物性质就起了变化。“难”土崩瓦解,艺术成就自然彰显。功德圆满,灵山立马出现,俗人也能立地成佛。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傅四人西天取经一样,八十一难,一难不可少。艺术就是这样,一点悬空的地方,一点虚假的东西,都来不得。真正的大艺术家,脚下一定得牢靠。知识积累要充实,道德修养要到位,艺术准备要充分,有这三点,根基牢固不动摇,那么在做人的道路上,在书画事业和其他艺术事业方面,才走得稳妥、稳当,走得远。长江、黄河,源头的水量很小、很细,它们一路前行,不舍路上的每一滴水,每一细流,终于汇成浩浩荡荡之势。大海也是这样。大由小来,艺术家要有思想。想搞艺术的人,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思想准备,由无数个小、细来组织架构起一个大广深厚的自我。这需要毕生努力。

 艺术家的成功历程就是这样,艺术的道路就是这样。以艺术为人生目标、人生坐标,选择的就是天下最难做的事情。献身这样的事业,一口吃成个胖子不成。立志成为大艺术家,就要从细小做起,这细小就是大“难”中的“易”。不然,日后无法达到大的高度。

 圣人之能成为大,贵在肯于从小处、细处做起。《老子》五千言,道出了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认识与思考,是不容易的,它能凭空从天上掉下来?不会的。就这五千言来说,老子这人该读多少书?观察多少事物?思考多少问题?不为大,乃为大。喜欢书法,喜欢绘画,当然很好,但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积数十年的努力,最后必成大器。二十世纪中期,上海有个书法家白蕉,行书手札很好,很有功夫,很有味道,作为书法家名气有多大不好确定,但会被历史记住的。他是民间书法家,但书史会记住他。艺术喜欢诚实,艺术喜欢老实,这是最不能糊弄人的事。做什么事都能糊弄人,唯有艺术糊弄不了人。一笔不到,一笔有缺,一笔抄袭,一笔无色,千秋万代,有多少眼睛在盯着。所以,靠市场功夫,靠运作,只能解一时俗世之困,替代不了书画作为雅事的根本需求。这叫想省事,必费事,想成名,必成不了名。书法是天下最为老实的事业,书画人应是天下最老实的人,弄奸耍滑要不得。要像唐僧取经那样,没经八十一难,何以成正果?吴承恩这人不简单,他深知佛学,也深知老子,深知老子思想,一步一步走下去,最后才能达成正果。吴昌硕这人,一辈子在书法上用功,后移兴于画,一举成名,成了正果。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第六十三章)这话很对,值得品味。

 只求易作,必做不到,反而受累。

 

旭宇口述 郗吉堂整理撰文